救助心声

首页 > 公益活动  > 救助心声  > 救助心声

社工心声 | 守护困境中的希望

发稿时间:2025-03-31来源:珍惜生命基金会 【 字体:


救助心声>> 医务社工篇


作者来自湖南省儿童医院,她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同时身兼医务社工,这种独特的双重角色,以及多年的职业积淀,让她在日常救助工作中,对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和心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施助也更精准且更有温度。通过她和她所在的团队,数千名孩子及其家庭及时获得了珍惜生命基金会的资助及支持。





每天,医院里人潮涌动,家长们或是抱着、牵着小朋友,或是推着儿童车,穿梭于各个楼层,每个家庭就诊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愿望却是那么的一致,为了孩子的健康、茁长成长而奔波。



在医院这个大家庭中,我身为医务工作者,同时兼任医务社工,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每一次的接触、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深切体悟到,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不单单是职业赋予的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初见时的触动与心疼

面对来医院就诊的孩子和家长,又或者是走出去,来到乡村、学校、山区、村委会、基层医院、留守儿童的家中、特殊学校儿童的身边,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简陋的居住环境、匮乏的生活资源、家人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虑,这一切都不禁让人心头一紧。


在这些家庭中,有的因疾病陷入困境,有的因收入原因无法前往省城医院看病,还有的是由于多重困难因数的叠加,使得整个家庭被无形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去帮助他们的决心。




倾听与理解的力量

在帮助困难家庭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倾听比任何直接的援助都更为重要。每个家庭背后都有自己特殊的故事,有无奈、有挣扎,也蕴藏着希望。唯有通过耐心倾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与痛点,从而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慈善资源与困境家庭间的桥梁

面对需要帮助的家庭,我会耐心细致地介绍珍惜生命基金会等机构的专项慈善基金,讲解申请条件,资料的准备、提交及审核,详细告知家长结算流程,如何打印结算票据,还会悉心叮嘱出院注意事项等等。慈善基金资源的成功链接,大大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让家长们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积极就医。





微光成炬,见证希望重生

每当孩子康复出院,在护士站前台与我们说着“谢谢”的时候,是倍感欣慰的事情,这也是每一位医者最高兴的时刻。亲眼见证这些曾经深陷困境的家庭走出阴霾,迎来转机。孩子们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新生;有的家庭通过我们的帮助,成功申请到了慈善基金,缓解了经济压力;有的家庭在及时获得心理支持下,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些变化,虽微小却充满力量,它们告诉我,每一个努力都值得,每一份温暖都能照亮前行的路。




在反思中砥砺前行

每一次帮助困难家庭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成长与反思的旅程。我学会了以更加谦逊的姿态直面生活的不易,更加坚定的相信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



备注:「青创李家杰专项基金」是珍惜生命基金会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发起成立的专项基金,珍惜生命基金会为实际善款捐赠方。


同时,需要进一步增进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用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带去希望。



本文作者 肖冬玉 女士

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