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李家杰博士与你「谈谈心」第三辑:气候危机

发稿时间:2022-05-06来源:珍惜生命基金会 【 字体:

让我们一起关注气候危机,

从我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

做守护地球的super hero




除了继续救助和关爱有困难的孩子们,还有什么是您最关注的?



愿诸众生,长住无苦安乐。除了继续努力为先天心脏病孩子们做手术外,未来我最关注的就是地球变暖,人类必须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若不克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话,到本世纪下半叶,地球平均增温到3摄氏度时,(我们已在增温2.7摄氏度的路上),频繁的极热、极寒、极旱、极大洪水等等极端的气候变化,将不断冲击着生态链。若平均增温到4摄氏度时,生态链会接近中断。地球上一半的野生动物、海洋生物与一半的植物将会灭绝,预计会有数十亿的人类面临饥荒,性命在生死边缘上。天灾剧烈,粮食不足,人祸将相继发生,死亡的人数就会更多。我们自己的孩子,未来将如何在这样的地球上生存下去?


地球的浩劫已经启动,天灾将会在2050年开始变得剧烈,必须由各国政府与社会中各阶层的领袖,共同协力发起加速改善地球大环境,促进碳减排和甲烷减排,才能把伤害度减轻。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到底面对怎样的危机?情况到底有多严峻?最初又是什么促使您如此关注气候危机并努力去改变它?



我是很喜欢滑雪的,已经滑了十多年,以前很喜欢在法国的阿尔卑斯山的冰川上滑雪,但滑着滑着就发现怎么雪都没有了,不见了那些万年冰,当时想,咦,这真的会是一个大问题,慢慢研究下去就发现原来不简单,所以我就一直想,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在冰河时期,地球的平均温度是摄氏7.8°C,是连所有水温都计算在内,包括海洋的温度(海洋占地球表面2/3的面积,会吸收热力)。从过去几千年直到1950年的时候,地球的温度是13.8°C,这个温度是很适合人类与动物居住,是我们小时候所熟悉的地球。但现在开始出现变化,从1950年到现在,我们地球的温度增加了1.1°C。


我们现在所说的增加的温度,是由13.8°C开始起计算,是以我们最适应的温度作基准。所以现在已经是+1.1°C。那么为什么要提到+1.5°C、+2°C呢?这两个数字有何特别意思呢?


五、六年前巴黎气候峰会上提及的2°C,即是我们能否将地球升温控制在+2°C之内呢?其实科学家是不满意的,他们提出+1.5°C就要停了。因为在这范围内,地球还是我们所熟悉的地球,不会起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超过了这加幅以后,很多东西就会开始「出问题」,生态系统会生乱,地球会开始反常得让你不认识它,所以要保持在1.5°C。但当时,那些政客们却认为,要是维持在1.5°C之内要做出很大的牺牲。


结果,当时不少国家可能出于自身的政治或经济考虑,没有签署《 巴黎协议 》,拖了后腿,结果「2°C」的共识还是失败,没有签成;签回来的、如果大家都遵守承诺的话,是「+2.7°C」。




数年后的今天,去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COP26,科学家们说现在要「+2°C」已经不行了,我们要「+1.5°C」,但大家现在回头再来看看吗,对不起, 连「+2.7°C」都做不到,因为有好多国家过去这几年来是什么也没做到。发达国家应该要出一千亿美元给穷国,帮助他们不要再建煤电厂了,而是应该开始建风能光能的厂,但很多钱都是不到位。那么现在估计,地球已经远超过3°C了,问题是我们未来,3°C以外会是如何?


如果到2°C的话,16 的植物会失去一半的宜居地,如果3°C的话会怎样?如果地球升温4°C,海平面将上升9米,我们该怎么办?我相信届时中环已经淹浸了;3°C的话是海平面上升7米,2°C的话是(上升) 56cm,好多人还对此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1米都不到」,但留意,如果跳升1°C的话,就意味着海平面会是上升7米。去到「+3°C」,几乎接近一半的喜马拉雅高山冰川将会消失。




说起来,几年前伦敦和布鲁塞尔的夏天已经达到42°C的高温纪录,前年7月在加拿大卑诗省有46°C,比香港还热。当去到「+4°C」,有好多地方都会出现干旱,干旱的影响是导致出现地裂,会把地的水分晒走,继而令植被的表土粉末化,风一吹就好容易都吹走了。夏天平时长四个月,现在会长达6个月,中间特别热的时候,河流干涸,泥土被风吹走,令土地之后也难以耕作,会变成硬土,即是当地球温度去到「+4°C」的时候,粮食会变成大问题。




海洋生态系统在3°C的时候会崩溃,2°C开始珊瑚会消失,微生物会消失,这样一连串会引致小鱼、大鱼都消失。去到4°C的时候,一半的植物及动物会面临在原居地消失,即要将牠们迁至别的地方,但有些是不能迁移,例如中药,离开至别的地方生长会失去功效。


有些人会觉得我们在迈向4°C的途中,但我没有这么悲观(看得这么差),如果各国履行巴黎协议,那就将会是「+2.7°C」;但现在已经是做不到的了(已经知道做不到了),那么未来人类何去何从?


如果人类再不警醒,继续为了经济利益无度消耗资源,我相信对地球的污染将会导致我们去往+3°C、+4°C。很开心的是,我们的国家是很有计划地迈向3060,且已付诸实行——正在向「25、50 」进发。所以煤气公司亦会很积极地参与这件利国利民、亦于己有利的事,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


时代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使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做英雄。我希望公司的同事们、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其中,在地球面对大灾难的时候,去帮助解决这个大问题,希望他们将来可以很骄傲地对自己的孩子们说,爸爸/妈妈是一个super hero,帮这个地球做了很多好事,很努力地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地球。




我们如果想参与出力减慢地球变暖,可以做什么?



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使用石化能源中产生的。因此进出每个房间前(包括厕所),都关门、关冷气、关家电,无论房子大小,也都要习惯执行关卡用电。这是个好习惯,边省钱边做好事。不要用自动开关设备,让自己和孩子们,养成离开房间就伸手关电关门习惯。今天我出力救助地球了,也会产生完成了今天减排目标的点点喜悦,这样你会愈来愈喜欢自己。


甲烷主要来自畜牧业,因此,建议大家能减少吃肉,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如能实行间断性吃肉,一周有一两天吃全素,减少对肉食的需求。这不仅能减轻个人身体的负荷,也促使整体市场降低供应量,甲烷总排量也就降低。建议大家多做体检,去弄清楚对自己身体最好的饮食方法,从医学角度去观察身体来决定一周吃多少天素食。




您曾经在一个讲座中提及,「这世界上的经济,大部分都在经营『五毒』」,为何有此见解呢?



集体苦因,以为得到更多资源就会变得快乐,令大部分人把外物资源错认为快乐。这形成了集体意识,把人类现代文明社会,推向物质化、外境化。现代社会的企业,都在用科技追求更便捷、更大量地提供更多的物资和服务,以达到更大刺激度为目标。换个角度看,谁能去满足更多人的贪,满足更多人的瞋,满足更多人的痴,满足更多人的慢,满足更多人疑的心,谁就变成超级大企业。


做大实体经济—又因每个人都具兽性之身,都在追求更多资源,更多的物质去带来更多快感,所以商人都是在用各种手段去推广,刺激大众的脑袋产生内分泌,产生吊瘾,产生巨大需求。资本家又发明花样百出的高息贷款方法,让消费者超前消费,先花未来钱。一边设法在供应,增加量产化,另一边就在刺激需求端,引发超前消费。


人类社会的整体实体供应,多倍大于总集体所需时,就会令社会建设与社会消费加速更新换代,使还能用的物资提前报销,也就是在提前制造垃圾,过度消耗生产资源和制造不必要的环境污染,最终导致地球暖化成灾。


做大虚拟经济—当实体经济增长达不到预期时,资本家就开始搞虚拟经济、发明各种衍生工具及没有实物交割的期货市场;等同开设各种赌场赌局,又提供杠杆放出抵押贷款,鼓励客户借钱参与赌局,美其名为客户分散风险投资。


在巨大的虚拟经济中,集体的升跌预期,带来恐慌性且巨大的市场波幅,网络上虚假消息,令市场大升大跌以外,更带给社会上的集体忐忑焦虑。入局参与者,每天心情就会忽然变得忐忑不安或忽然欢喜若狂,身心在承受着巨大厌力(五阴炽盛苦)。这与和家人一起过安乐日子的初心,是否大相径庭?


想想我们现在,大家一年起码都会买两部手机,要买很多件衣服,要买很多家电…很多很多很多的产品,我们从产品里面得到满足得到快乐得到幸福感,但其实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呢?怎么会搞到我们的地球要生产这么多产品出来呢?其实就是我们用过度了,整个世界用多了很多东西,是根本不需要的。


其实天下最好的东西不是人造的,是天然的,天下最美就是天然的东西,其浩瀚、宏伟、宁静以及美丽,是人工做不出来的,但是这些就快消失了。


影响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国家的双碳减排计划,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地球,全民一起努力,还未来一个碧海蓝天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