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第二十条》有感:用「心」面对每一个受助家庭
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现实主义电影《第二十条》,成为2024春节档新片中追捧度最高的影片之一。影片中检察官关注、同情弱势的娟娟一家,努力为他们伸张正义。结合正在开展的困境儿童大病医疗救助,我们深感意义和责任重大,亦不能有任何懈怠。
观影有感
用爱、用心面对每一个受助家庭
《第二十条》影片是一部优秀的普法电影,它深刻地探讨了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为维护公平正义所做出的努力。它揭示了法律的真正意义,即法律应该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电影通过韩明的故事,反映了“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为国人集体上了一堂很好的普法课。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
看完电影,结合着目前基金会开展的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项目,触动是很大的。我们看到了剧中受害者家庭陷入悲剧,起源于孩子娟娟身患聋哑。家庭四处奔走寻医,深陷负债,最后被恶霸欺凌,引发悲剧。试想,如果孩子当时幸运遇到了可以帮助孩子的基金会或救助项目,抑或孩子身患的是先心病,也刚好被我们发现,然后给予孩子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帮助,那孩子及家庭将会步入不同的人生方向。
图片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
剧中女主角讲了一句话: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是啊,基金会在全国平均每天帮助超过25例困境患儿,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审核和决定,也何尝不是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及家庭。尤其是患儿属于重症、医疗费用大额的困境家庭,或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这让我们深感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也不敢有任何懈怠。
图为合作医院先心病义诊筛查团队肩扛彩超设备,跨越山体滑坡区,为偏远山村的孩子带去救助项目和义诊服务
这也呼应了理事长李家杰博士一直在践行的一句话:“一个灵魂就是一个世界,救了一个灵魂,就等于救了一个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救助工作者,一方面尽我们最大努力,充分整合各界力量,继续鼓励和支持合作医院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将救助资源带到全国各地最需要帮助的困境孩子和家庭手中。同时,在救助开展过程中,也更需要本着审慎、充分尊重和有温度地去面对受助者。我们一线救助工作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受助患儿家庭的未来。
一名受资助的小女孩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康复出院
一个美好的家庭,是孩子一切幸福力量的源泉。多一分用心,多一分温暖,就会给予受助家庭不一样的未来。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理事长的愿景,用饱满的热情,用爱心、有温度地去面对每一个困境患儿和家庭,为他们带去阳光和希望。
我们多一分努力,就有可能阻止一个家庭滑向不可控的边缘。全社会多一分关爱,就可能杜绝一个家庭悲剧的发生。
救助特写
基金会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英英出生在云南文山的一个单亲三口之家,家里有弟弟和爸爸,由爸爸一人独自赡养。爸爸没有固定工作,需要远到广东务工,收入低且不稳定。英英和弟弟平时被寄养在大伯家,手机成为了英英和弟弟感受父爱的渠道。
面对孩子突来的病情,爸爸写道:“迫于生活的压力本就对孩子的关怀不够,怀着对孩子的愧疚和生活对我的打击,使我夜不能眠”。
英英是在基金会合作医院前往云南文山当地开展义诊时被发现的,随后在合作医院接受了良好的救治方案和社工服务支持。在享有国家医保报销后,基金会妥善解决了家庭剩余的就医负担。
望着英英康复出院,爸爸终于可以安稳地睡一觉了。生活虽有不如意,但只要有爱、有希望,属于孩子一家的明天,必定会变好。
像英英一家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一直在努力,尽我们所能去阻断每一个受助家庭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