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点亮生命之光丨16岁小慈“险”获新生

发稿时间:2024-11-20来源:珍惜生命基金会 【 字体:

导导读读

在疾病与困境面前,母爱的坚韧、医护人员的努力和基金会的关爱,汇成为了照亮生命的光芒。16岁的小慈,在复杂先心病的阴影下艰难求生,最终迎来了奇迹般的新生。




01
小慈的困境


16岁的小慈,是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复杂性先心病孩子。爸爸10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去世,妈妈带着她和两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母亲微薄的低保收入,生活充满艰辛。

微信图片_20241119154323.jpg

小慈从小就嘴唇发紫,容易疲惫,连简单的奔跑和欢笑都成了奢望。她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嬉戏,只能默默地看着别人的欢声笑语和肆意奔跑。她的语言和肢体残疾更是让她在社交中倍感孤立。


小慈的病情十分复杂,她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右室双出口+重度肺动脉高压”,这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胚胎时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由于没有及时手术干预,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已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循环系统及身心发育,更加重了手术难度及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小慈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然而,很多地方都因手术风险高而婉拒。小慈的治疗机会变得渺茫,生命之火似乎即将熄灭。然而,小慈妈妈从未放弃,哪怕面对无数碰壁,也要为孩子争取那一线生机。



02
希望的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接到小慈妈妈的求助后,迅速了解情况并安排小慈住院进一步检查。经检查,小慈仍具备手术特征,但风险很大。小慈妈妈在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救”,这份坚定让人动容。

微信图片_20241119154319.jpg

术前麻醉准备就绪后,心血管外科团队为小慈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术中同时修补了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并对二三尖瓣的反流进行了成形术。医护人员凭借专业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在手术台上为小慈拼尽全力。



03
温暖的结局


术后小慈转入ICU,第7天转入普通病房,术后15天顺利出院。在这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密切关注着小慈的恢复情况。

微信图片_20241119154313.jpg

小慈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早已不堪重负。为了给孩子治病,小慈妈妈到处借钱,四处碰壁,面对亲友的劝说与现实的冷漠,这位母亲从未动摇救孩子的决心。


在获悉孩子情况后,基金会第一时间帮助小慈妈妈解决了扣除国家医保报销后的剩余手术费用。为她这份坚韧的母爱助一份力。


母爱的伟大和各方的相助,让小慈迎来了新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END